“钻缝”利器破解全球狭窄施工难题|技术创新看长沙
全球最大的4000吨轮式起重机最大起升高度能达到200米;全球最大的4500吨履带起重机,占地近4200平方米,一次能吊起3000多辆小轿车。这些巨型机械,均出自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重起”)之手。
近日,记者走访得知,三一重起将每年销售收入的5%~7%投入研发创新,坚持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不仅能 “做大”,还能 “做小”。如今,其小型起重机凭借先进的技术,在狭窄空间作业中表现卓越。无论是在空间逼仄的城市建筑工地还是在布局紧凑的工厂车间,都能轻松应对。
在三一重起的小型机械展示区,工作人员现场启动一台小型起重机,只见它在模拟的狭小的窄巷道作业场景中,支腿灵活伸缩调整。随后,吊臂精准伸向堆放在角落的小型构件,吊钩轻巧起落,将重物稳稳移送至指定位置。
三一重起轮式起重机研究院院长谢恩华和记者说,研发中心正以“大型化、小型化”为发展的新趋势,一方面突破4000吨及以上更大吨位装备技术,服务于风电与核电吊装领域;另一方面研发12吨以下适应狭窄城区的小型智能起重机,其中12吨以下小型智能起重机的研发,正是为了适配城镇化建设的需求。
以STC120T5汽车起重机为例,其7米最小转弯半径和6.7×6.1米超大支腿跨距,让它在复杂场景中尽显优势。在钢结构厂房构件吊装中,它能轻松展开支腿,适应现场不平整地面;在市政管线抢修时,紧凑车身可在狭窄辅路快速展开,轻松避让架空线吨管道更换。正如谢恩华所说,这种小型化路径彰显了三一重起在工程机械绿色转型中的坚定决心,为局促的城区施工提供灵活高效的设备支撑。
小型智能起重机在提升施工灵活与高效的同时,城区施工中另一个非常关注的问题也随之凸显。城区施工噪声大,不仅干扰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更成了影响居住舒适度的一大痛点。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三一重起的电动化产品给出了理想答案—— 电动化车辆噪声相比传统发动机车辆低3至5分贝,能从源头大幅度降低施工声响,既保障工程高效推进,又能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三一重起在电动化产品布局上表现突出,其电动起重机分插电、混动和纯电三种类型。在长沙香炉洲大桥建设中,STC500BEV行业首款50吨级纯电起重机为长沙绿色施工提供了范例。长沙市鸿翔起重吊装有限公司操作手佘文鑫说:“这台设备充满电一次性可以用3至4天,10天下来,电费比油费省了2000多元,运行过程中的噪声水平明显降低,不仅减少了对工人和周边居民的干扰,还改善了施工现场的环境。”
三一重起控制技术所所长董恩源介绍,电动起重机并非简单的“油改电”,而是“从动力到控制管理系统的全面重构”。
三一重起研发的同轴一体式电机为行业首创,可实现油电双模式切换,“能为客户降低60%以上的保养成本”。其研发的全球首款25吨纯电起重机能轻松实现底盘行驶与作业全电驱动,带动整个行业向纯电动化转型。像东南亚等地区的城市空间狭小,道路较窄,传统设备难以进入,三一重起的小型电动起重机不仅能“钻缝”作业,还可实现零排放,很好地满足了当地需求。
“长沙总部负责核心技术攻关,海外中心聚焦区域适配。”谢恩华道出了三一重起全球化研发的核心逻辑。在宁乡、湖州两大研发中心基础上,三一重起已在德国、美国、日本和印度设立本地化研发据点,业务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研发链条的“全流程保障”是创新落地的关键。“我们有研发人员400人左右,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超50%。”谢恩华透露,研发中心配备2个试验场、5个实验室和12个试验台,从客户的真实需求洞察到概念设计,从试制车间的样品打磨到全球最大起重机试验场的极限测试,每款产品都要经历1至2年的“淬炼”。
“长沙的人才政策和产业集群优势,让我们能快速组建跨学科团队。”谢恩华表示,正是依托这种“产学研用”生态,三一才能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持续领跑。从长沙到全球,从技术跟跑到标准制定,三一重起正以技术创新为笔,在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画卷上,书写属于中国工程机械的硬核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环球体育HQBET下载ios
- 2025-08-13 长沙研制“加速度”丨三一起重机研制中心:我国智造 起重全球
- 2025-08-13 中国起重机为何成为美国的“眼中钉”
- 2025-08-13 “钻缝”利器破解全球狭窄施工难题|技术创新看长沙
- 2025-08-13 汉尔得获得一种气管吸吊机旋回头专利进步结构的稳定性
- 2025-08-13 徐工机械:起重机械、移动式起重机、水平定向钻继续坚持全球榜首
- 2025-08-13 中交二航局请求带靠船构件的双桩桩帽施工办法专利处理靠船构件采纳吊机悬吊施工对齐精度难操控的问题
- 2025-08-12 从无人机配送到绿色社区 华发“科技+好房子”体系引领行业新范式
- 2025-08-12 中国储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